**赣锋锂业困在周期里:迎上市以来首亏,股价较高点跌去8成**
赣锋锂业,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锂矿巨头,如今却深陷周期性困境。自2010年上市以来,赣锋锂业首次迎来了年度亏损,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撼了整个行业。公司近日披露的年报显示,2024年营收大幅下跌超过4成,归母净利润更是亏损超过20亿元。这一数据不仅让投资者扼腕叹息,也让市场重新审视锂行业的未来走向。
回望过去,赣锋锂业曾是全球最大的金属锂生产商和国内最大的氢氧化锂生产商,其业务覆盖了锂产品的全产业链。从中游锂化合物及金属锂制造起步,赣锋锂业逐渐向上游锂资源开发拓展,以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同时,其下游业务也延伸至电池制造及回收等领域。随着锂产品需求的提升,赣锋锂业一路高歌猛进,规模快速增长,业绩在2022年达到了巅峰。
然而,好景不长,锂行业的周期性波动开始显现。受终端需求放缓的影响,锂价一路走低,赣锋锂业的业绩也随之急转直下。2023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已经出现了大幅下滑。到了2024年,这种下滑趋势更是加剧,营收腰斩,归母净利润更是迎来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赣锋锂业的亏损主要源于锂价的大幅下滑。受锂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锂盐及锂电池产品销售价格下跌,虽然产品出货量同比增加,但经营业绩却同比大幅下降。此外,公司根据会计准则对存货等相关资产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净利润的下滑。毛利率和净利率的大幅减少,每股收益的锐减,都反映了公司在主营业务上盈利能力的大幅减弱。
从季度表现来看,赣锋锂业在2024年的前三个季度中,只有两个季度实现了盈利,而第四季度更是创下了历史季度亏损之最。分产品来看,锂系列产品和锂电池系列产品的收入和毛利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这充分说明了锂价下跌对公司业务的巨大冲击。
锂价的下跌并非偶然。受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猛增的影响,碳酸锂价格自2021年起一路走高。然而,随着各锂矿企业的快速抢矿扩产,供应量逐渐饱和,碳酸锂价格也开始回落。到了2024年,锂资源供给过剩的格局仍在延续,碳酸锂价格持续走低。全年跌幅超过20%,与2022年的高点相比,跌幅更是高达8成。
尽管行业环境严峻,但赣锋锂业并未停止扩张的脚步。公司在马里的Goulamina锂辉石项目、阿根廷的Mariana锂盐湖项目和Cauchari-Olaroz盐湖项目都在稳步推进。此外,公司还与Lithium Argentina AG签署了合作开发盐湖意向书,计划进一步扩充产能。然而,这种逆势扩张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也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债务压力。
近三年,赣锋锂业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出均超百亿,2024年更是达到了122.42亿元。这导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攀升至历史新高,速动比率也大幅下降。截至2024年末,公司的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总额已经超过了账面上的货币资金,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高额负债还导致财务费用快速增长,进一步侵蚀了公司利润。
为了补齐“上下游一体化战略”产业链,赣锋锂业在向上布局锂矿的同时,也在向下布局电池制造及储能等新能源领域。2024年,公司锂电池系列产品收入占比已经超过了3成。其中,固态电池更是被寄予厚望。赣锋锂业在年报中指出,公司是行业内唯一一家拥有固态电池上下游一体化能力的企业。然而,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赣锋锂业能否在这一领域脱颖而出,尚存不确定性。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速已经开始放缓。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连续5个月超过50%,这意味着行业逐渐进入成熟期,后续增速或将放缓。欧美市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受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影响,美国市场面临重大不确定性。多种因素叠加,2025年锂电池需求或面临进一步下滑趋势,锂产品相关需求也将同步走弱。
在储能领域,赣锋锂业也有诸多布局。然而,目前储能市场竞争同样激烈。除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巨头已经布局储能领域外,阳光电源、晶科能源等光伏行业龙头也在加速向储能行业渗透。赣锋锂业能否在储能业务的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占据优势,目前仍未可知。
对于赣锋锂业来说,想要摆脱锂价低迷的困境,顺利打开新的增长曲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新业务不能快速造血,扩张的产能不能及时消化,公司的财务风险或将进一步放大。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行业周期里,赣锋锂业能否重振雄风,让我们拭目以待。
转载请注明来自河北前进轨道交通技工学校,本文标题:《赣锋锂业首亏陷周期困境,股价暴跌8成》